豪大雨襲台:新竹以南14縣市豪大雨特報,10縣市今停班停課,高屏多區發表淹水警戒 中央氣象局表示,熱帶性低氣壓中心出海後結構有稍微重整,目前中心位置在台北東方約120公里的海面上,預計會往東北移動,且強度有可能再度增強,12小時內會再度增強為颱風盧碧。
2016年9月,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率先和中國簽下諒解備忘錄。(陪同他前往與會的是副秘書長劉振明。
其中之一是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,這個部門的業務幾乎無所不包,從「永續發展目標」到聯合國各種會議和峰會結論的後續執行。本章後面將詳細討論這一點,但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在聯合國的影響力真的越來越大。多里坤在毫無理由之下被趕出去,不准再進入大樓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強調它「讚賞中國政府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行動,認可中國以身作則領導,重申聯合國願意支持中國的努力。中國採取「農村包圍城市」的戰略,在邊緣地帶逐漸累積實力後再挑戰既存秩序。
有荷蘭智庫指出,中國正在利用聯合國「把其國內利益變得國際化和正當化」。提供這些訊息恐怕會危及在中國的消息來源。警告 本文無法做為個人醫療建議,任何決定之前,請和專業醫護討論。
如您對個人的病況有進一步的疑問,請洽詢您的醫師,謝謝。若不清楚自身病史,請先和熟悉之醫師共同檢視病。術後暫緩接種的時間,可能因藥物或個人情況而不同,請務必和專業醫護進行討論Q7:打完COVID-19疫苗後,就一定有效嗎? 很不幸,疫苗並非萬靈丹。
對接受器官移植者施打疫苗後發生的副作用和一般人類似,易發生副作用者亦常伴隨有糖尿病、肺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。禁忌症:曾有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,或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症和血栓形成(HITT 或HIT2型)病史者,請先和醫護討論改接種其他種類疫苗,如:mRNA 疫苗(莫德納、輝瑞-BNT)。
若不清楚自身病史,請先和熟悉之醫師共同檢視病。對疫苗內容物已知過敏者,接種前請和現場醫護討論。Q6:服藥狀態和COVID-19疫苗的關係? 切勿任意停藥。器官移植者在歐美國家被歸類為易感染的「脆弱族群」,強烈建議列入疫苗施打的優先名單中。
雖然施打疫苗後仍有可能感染COVID-19,但是已知會減少重症的發生機率。若曾有嚴重過敏史者,請先和專業醫護人員討論 (ref.2,9)。若服用特定T或B細胞抑制劑,則暫緩的時間可能要拉長3至6個月(ref.1,2,9)。台灣即將在接下來的COVID-19疫苗接種計劃中,開始接種第九類接種對象,包含了18至64歲具有容易導致嚴重疾病,需要優先保護的高風險疾病、罕見疾病、重大傷病患者,其中器官移植病友,例如曾接受過肝臟、腎臟移植者,也屬於第九類接種者。
警告 本文無法做為個人醫療建議,任何決定之前,請和專業醫護討論。特別是因為這些病友會服用藥物抑制免疫力,在疫情下更容易惡化成重症,因此建議應該盡早施打疫苗,以建立對COVID-19的抵抗力。
而英國國民健保署(National Health Service,NHS)認為,移植手術後一個月內,需暫緩接種疫苗。而在台灣,器官移植者在優先接種名單「19-64 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」分類裡的「重大傷病患」中 (ref.9-10)。
建議病友有在做任何醫療行為前,請和專業醫護討論。部分藥物可能需推遲疫苗接種,如莫須瘤,但請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藥物劑量 (ref.9)。若任意停止服用抗排斥藥物,有可能引發排斥等致命風險。Q4:我要照顧器官移植的親友,我也需要接種COVID-19疫苗嗎? 是,因為器官移植者若被傳染COVID-19,有較高機率惡化為重症,故美國移植學會(American Society of Transplantation,AST)和英國腎臟保健組織(Kidney care uk)皆建議照護者/家人都應接種疫苗(ref.12)。而針對此情況,是否要施打第三劑加強?目前國際專家會議討論並不建議,如要施打應先和主治醫師討論,建議移植病友僅管已施打疫苗,仍要遵守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才是上策 (ref.6,7,10,11,14)。雖然產生抗體較低,但實務上觀察仍具有保護力。
Q2:我正在等待器官移植,需要接種COVID-19疫苗嗎? 歐美國家建議等待器官移植者可接種疫苗,最好應與移植日期相隔1至2星期以上,但無須為了接種疫苗而推遲器官移植手術。英國國民健保署則建議認為使用該藥後,可在接種疫苗前和醫護一同評估B細胞恢復的情況再做決定(ref.1,2,9)。
本系列純為知識彙整,並不能做為醫療決策時的依據。Q5:COVID-19疫苗對器官移植者安全嗎? 是否有效? AZ疫苗(AstraZeneca vaccine)和莫德納疫苗(Moderna vaccine),對器官移植者應是安全的。
至於常被關心是否會發生器官排斥或自體免疫疾病等問題,國際上移植專家表示,就作用機轉和實務上,並無證據支持這些問題。藥物上,一般認為使用莫須瘤(Rituximab),需使用超過3個月後才能接種疫苗。
文:蔣維倫(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、故事專欄作家、udn鳴人堂專欄作家、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) 考量到許多病友接種COVID-19(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、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疫苗前需要參考更個人化的資料,本系列將從各國醫學會的治療指引與研究中(ref.1-8),擷取精華,用較容易理解的方式,整理對各專科患者接種疫苗的建議。同時應避免群聚,若不得以需在室內,請保持室內環境通風或過濾空氣(ref.13)。若不知道疫苗內容物為何,請列出自己過往曾過敏的藥物,並攜往接種場所和醫護討論。再重述一次最有效的方法,請維持戴口罩、洗手、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。
若在接種第1劑後,發生嚴重過敏,請先和醫護討論改接種和第1劑不同類型的疫苗。器官移植涉及「時間點」如:移植前/後、「急性排斥治療剛結束」、「免疫排斥藥物種類」等變因,本文無法逐一敘述,建議閱讀並持本文和專業醫護討論。
不少學術論文已報導移植病友在接種疫苗後,誘發的免疫力較一般人弱,甚至只施打一劑疫苗時,仍無法測得誘發抗體,因此請務必完整接種兩劑。術後暫緩接種的時間,可能因藥物或個人情況而不同,請務必和專業醫護進行討論。
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建議,術後一至三個月內,需暫緩接種疫苗。如您對個人的病況有進一步的疑問,請洽詢您的醫師,謝謝。
慢性病(包含各項指數,如:凝血指數、血糖、血壓等)都應先控制穩定,再尋求疫苗接種,若不清楚自身病況是否穩定,請先和熟悉的醫師共同討論。雖曾有零星患者在接種輝瑞/BNT 疫苗(Pfizer/BNT)後,出現急性排斥的病例報告,但該報告未闡明兩者之間的關係,亦有可能是時間上的巧合 (ref.9)但有些廠商推出小型速克達使用的插管又是為了什麼?對於小型速克達而言,方便換機油、後輪輪胎都是一大優點。Photo Credit: Automotive Basics 回壓管內部示意圖。
成本較低的黑鐵管深受廠商喜愛。從排氣管尾段來看,回壓管為保持整體的回壓阻力,於管身內部安置數個交叉隔板,這種設計同時也能夠降低噪音,而原廠車在考量環保法規後,大多採用回壓管設計。
所謂的響度,就是聲音的能量,越大聽起來也就是越大聲。而市面上許多鈦合金排氣管並非整支由鈦合金製成,有些是前段保留不鏽鋼材質,尾段才使用鈦合金原料。
所謂的頻率單位Hz就是一秒有幾次,而引擎轉速的rpm正是一分鐘轉幾圈,是相同的概念。因此引擎轉速高時,聲音聽起來自然會較為高亢。